[中国-福建]因电影而生——云水谣

旅游2018年05月07日 / [图片]部落客、官网

一段历史,最好的记录是留存下来的建筑、山水;一片风景,最美的是生活在风景里的人。去了福建南靖云水谣,便有深深的感触。

网络上是这样介绍云水谣的:「那里山川秀美、人文丰富。村中幽长古道、百年老榕、神奇土楼,还有那灵山碧水,无不给人以超然的感觉。」说的让人很是羡慕和向往。其实,云水谣原先只是闽南大地上一座普通的小山村,因为一部叫《云水谣》的电影,让一个原先封闭的山村,一夜之间走向世界。好多慕名前往云水谣旅行的人,便是冲着《云水谣》中缠绵的爱情故事,去寻找爱的足迹。

只是,现实中的云水谣,并非如此。它的组成部分,可以说一半是土楼,一半是长教溪的溪水。自然,还有溪水边那十八棵千年老榕树,以及榕树下的古道。

故事大约要追溯到数百年前,云水谣的前身还是个十分原始、封闭的山沟沟。一位姓张的人,带着自己的族人,从遥远的北方来到这里,认为这个地方有山有水,易于生计,便在此地落脚聚集,生活的帷幕从此揭开。

人多了,总要有个地名,可以方便与外界的交流,既然大家都姓张,便来个实在的,取名「张窖」。「张」与「长」同音,而「窖」子也许太生僻,不如改成「教」吧。长教的一名,便渐渐叫开来了。从村里蜿蜒流过的那条河,便叫「长教溪」,它全长有十余里。

2005年,电影《云水谣》剧组,正是看中了长教溪这边保存完好的土楼建筑、原始的田园风光,以及古朴的民风,便在这里取景拍摄。影片上映后,出于商业考量,长教便改名为现在的云水谣古镇。也许,去云水谣,只有当地人才知道,自己以前叫“长教”。

去云水谣看什么?当然第一要看看土楼,因为云水谣有一座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和一座已经被烧毁近150年,却依旧昂首挺立的土楼。这在整个福建的土楼群中,极为罕见。

每一位去云水谣的游客,当地人都会推荐你去看看「天下第一奇迹」和贵楼。和贵楼是座长方形的土楼,楼高五层,现在测量到的实际高度为21.5米,是福建土楼群内单体建筑最高的土楼。整个土楼仅有一扇大门进出,而楼内却有140个房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建有上下楼梯。除了外墙为夯实的泥土,楼内的所有房屋均为木结构搭成。

清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和贵楼的主人开始在此处修建土楼。当第一层土楼的外墙夯实完成后,还没等来得及建第二层,突然发现整座土楼开始下陷,如同沉船一般,土楼陷入到了淤泥里了。原来,当初选址建土楼时,匠人没有发现脚下这块平整的土地,其实是个沼泽地带。没办法,匠人们只好向淤泥中打了一百多立方米的木桩,依靠木桩来支撑整座土楼。而今,和贵楼已经问世快三百年,几代人生活在这座建在沼泽地上的土楼,土楼与它的居民依然相安无事。

据说在和贵楼的中心,你要是用一根铁丝,便能插入地下五、六米深,因为地下全是淤泥。人要是用力踩一下楼内天井地面的鹅卵石,便会觉得地面会有轻微的涟漪般震动,如同人踩在水面上一样。这样的土楼,堪称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至于那座被大火焚烧过的土楼,原来的名字叫「思德楼」。思德楼处在村边,一般游客很少前往,然而它确实是云水谣里最值得去看看的,虽然它现在仅剩下火烧过后的断壁残垣。但它却有个很洋气的外号——云水谣里的罗马古建筑。

古罗马斗兽场,有一大半圆的残壁。云水谣思德楼也是如此,它现存的是三面残壁,一面居然还有个三层楼的土楼,而且还有居民居住于此。思德楼,被毁于太平天国的末年,一支溃败的太平军队伍,路过云水谣时,竟然放了一把大火烧毁了思德楼,土楼的内部大都用木材建成,大火把土楼的内部焚烧一空,只留下用泥土夯实的外墙。也许由于大火的猛烈,外墙的泥土竟被烧成红砖一样,坚硬无比,150多年来,断壁残垣,就耸立于蓝天之下,任凭风雨。

思德楼内现在居住的居民姓简,他们全家都是从原先的和贵楼搬来这里居住的。现在残存的思德楼,三面是被火烧过后呈砖红色的残墙,一面是三层楼的木结构土楼。楼内养着一条看家的大狗,但它好像早已经习惯了陌生人的随意进出,很少发出犬鸣声。其实去思德楼观看火烧遗址的游客很少,大部分时间里,只有简姓一家人在那里生活。一旦有游客到来,简家人会十分客气,端上自制的酸梅供客人品尝,还会辅导客人从哪个角度拍摄残墙比较合适。

当云水谣还叫做「长教」时,长教溪,便是当地最有名的地方。从当年的张窖定居于此后,历代的家族,在人口庞大后,都会选择围绕着长教溪,临水的地方建造一座土楼。整个长教溪,目前保存完好的土楼,有53个之多。为方便长教溪两岸的民众过河,溪水间或用跳石、木板、简易的竹桥,搭成人们出行的便道。如今,长教溪上已建有水泥桥、铁索吊桥、水泥砌成的跳块,极大方便了出行。所以现在去云水谣的人,往往会被行走于河溪中感到十分新鲜。

绵延十余里的长教溪两岸,共有三个自然村,我没有统计过现在的长教溪上有多少座桥梁,有多少水泥砌成的跳块。只是,去云水谣,每每站在溪流当中的桥上,或水泥跳块上,看激流从脚下涌过,听水声清脆悦耳,便会油然生成一种与田野风光亲肤的感觉,很惟妙惟肖。

有桥必有路,沿着长教溪的,是一条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驿道,清一色用鹅卵石铺就。或许年代的久远,或许当年的车水马龙,大多数的鹅卵石已经被磨成光滑圆润,不见棱角。但就是这条古驿道,过去曾是历代长教人对外联络的唯一通道。

当年的长教溪人,从大山里走出去,进京赶考、下南洋打工,均要从这条古驿道通过,外地来的马帮、商贩,也是沿着这条道行进。不知有多少汉子,就在这古驿道上挥手告别了自己的家乡,也不知有多少滴汗水,曾洒落在光滑的鹅卵石路面上。能有记忆的,便是沿着古驿道上的18棵老榕树,只是它从不开口说一句话。

云水谣,一半是土楼,一半便是那流淌着的长教溪。每一位去过的人,相信收获得是云水谣的一份乡愁。

延伸阅读:旅游

[中国-贵州] 低调的荔波喀斯特
[中國] 公认的最美雪山 梅里雪山
[澳门]免门票景点大集合
[台湾] 离开台湾本岛 闯进兰屿
[日本] 屋久岛 拨开雨幕观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