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信片上走遍世界”设计比赛 大马女子获第三名
为了迎接10月1日“世界明信片日”,国际明信片交换平台Postcrossing早前举办一场设计比赛,今年主题为“在明信片上走遍世界”(Across The World On A Postcard)。比赛结果在本月14日于官方网站揭晓,台湾插画家吴绍华的设计在173份作品中脱颖而出,获选为大会官方明信片,供全球爱好者使用。正当比赛因为中台纷争而闹得沸沸扬扬,很少有人关注到,马来西亚代表也名列在得奖名单之中。
3年来与各地陌生人交换明信片
第三名大马得主张雪莉,正职为一名修图师,同时也是明信片爱好者,自2018年“入坑”以来,与世界各地陌生人交换明信片的习惯一直维持至今。毕业于多媒体设计的她,平时爱好绘画,也会将随笔作品发布在社交网站上。这次投稿参加全球性比赛,张雪莉抱着志在参与的心态,而结果远远超乎她的期待。“还记得成绩公布那天,我正在加班,突然收到电邮告知得奖消息,非常惊讶,感觉很不真实。除了开心,还是开心。”
疫情期间,邮寄服务也深受影响,我们要如何“在明信片上走遍世界”?张雪莉心想,大概需要飞到外太空,才能真正自在地畅游世界吧。“我也幻想,如果有一天,连太空总署也能接收明信片,似乎是一件很棒的事。于是,我开始随着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起草稿。”得奖作品因而诞生,画风洋溢着《小王子》式的童趣和梦幻——孤单的小太空人在星群围绕下,也能透过一张张明信片,感受到来自地面的爱与温暖。
寄明信片是生活的一部分
热爱旅游的张雪莉,每次都会寻找当地售卖明信片的地方,若时间充足,也会寄出好几张明信片,把旅途中的喜悦一并分享给收信者。“这已经成为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了,我觉得手写的信件远比电邮来得温暖。”对于发烧友而言,旅游绝非寄送明信片的唯一理由。张雪莉也曾在农历新年、圣诞等节日,将祝福遥寄给片友。“记得在鼠年时,我还在明信片上亲手画了老鼠和猫头鹰的插画。而最近一次寄出的明信片则写满日文,问候一位在日本认识的妈妈。”
透过Postcrossing平台随机配对寄信者与收信者,张雪莉也收获不少让人难忘的明信片——波兰片友将四叶草贴在明信片上,冀望送来好运,让她直呼暖心;不管是第一张来自西藏网友的明信片,还是77岁老爷爷寄来一张人类登月的明信片,都是生活里难能可贵的际遇;还有片友了解喜好,特意寄送她最爱的猫头鹰明信片……太多太多,若要简而言之,雪莉表示,只要用心,她都喜欢。
互寄明信片的文化,在疫情期间成了人们无法出游的一种补偿方式,却也深受限制。张雪莉指出,很多国家都在大马海外邮寄服务的范围之外。“即便知道丢失机率很高,我们还是冒险寄出明信片,或许听来有点傻,但我不想因此而怠慢了自己热爱的事物。”由于工作必须长时间面对电脑,手写明信片所能传递的温度,对她来说弥足珍贵。“不同的人会写出不同的味道,年龄、字迹也会带来差异,所以每张明信片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项明信片设计比赛的冠军作品,集结了多个世界著名地标,包括台北101大楼、日本鸟居、美国自由女神像、巴黎铁塔和埃及金字塔等等,用色明亮清新,吴绍华具象呈现了比赛主题,透过明信片向世界说“Hello”。第二名得主则是来自葡萄牙的特蕾莎席尔瓦(Teresa Silva),利用航空信封边框斜纹的红蓝二色,刻画了一名乘坐热气球派发明信片的邮差,画风简洁而不失趣味。
明信片存在至今已有将近152年的历史,长期以来将写者的心意和当地独有的风景,传送到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人们手上。然而,在追求便捷的网络时代,互寄明信片绝非广受推崇的交流模式。张雪莉却认为,这是一种慢活方式的体现。“虽然没有效率,但明信片是最美好的时代记录员。有时你会收到特别的邮票,有时你会认识从未听过的国家名字,有时你也会看见与自己截然不同的人如何生活。在无法自由旅行的时候,不如用明信片代替我们环游世界吧。”
延伸阅读
敞开9个“世界”的大门 Genting SkyWorlds Theme Park
香港”叮叮车“获健力士记录认证 期间限定店售卖周边
透過线上导览 走入马来熊保育中心
奇葩博物馆,越怪越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