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传统月饼忆儿时

HUAT HUAT KOUPING (M) SDN. BHD.

美食2016年07月28日 / [记者] 陈子菀 东方日报

中秋吃月饼是自古流传的习俗,随着时代的发展,月饼的种类越来越多,口味也日益丰富,面对琳琅满目的新颖月饼,传统月饼市场虽备受挑战,但仍深受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没有多变口味或花俏的包装,来自麻坡新加旺发发饼家据守传统月饼市场一角,在复杂中坚持一份单纯,以期唤起人们儿时的记忆,品尝传统风味。

「发发」从家庭式手工月饼起家,再扩展至目前的5间店面,虽然营业至今仅有28年,比起本地一些经营超过数十年以上的老饼家,可说是「年轻」许多,然而掌舵人郑天发(50岁)对传统月饼制作,有着难以言喻的情意结。

郑天发在接受《东方日报》访问时忆述,本身在15岁那年便出来工作,初时从事烧焊业,过后跟随兄长到新加坡学做饼,3年后返回麻坡开创事业。

他透露,ㄢ衁黕蔷L是在巴冬的老家生产潮汕著名小食糕点-软糕,过后慢慢延伸到制作黑豆沙、莲蓉、蛋黄等传统口味的月饼。

「当年制作月饼相当耗时、费力,在没有依赖任何机器的情况下,从搅拌面粉、煮糖水、包馅料到为饼皮打模印,样样靠的都是人力,一天最多只能生产5000粒。」

为了拼出一番事业,郑天发在家里辛勤做月饼,傍晚则驾着货车挨家挨户叫卖,常常忙到深夜一两点才回家。

经过数年的拼搏,郑氏所售卖的月饼渐渐有了口碑,订单也日益增加,于是在2000年购下现有的店屋,扩充营业,并正式取名发发饼家。

他指出,如今该店迎合时代需求,除了包裹馅料,在搅拌、打模及烘烤月饼方面已用机器代劳,惟他每日依然亲自监督用料,确保所做出的月饼依然保有传统的味道。

他说,该店每逢中秋节前的两三个月就会忙着制作月饼,目前推出10余种口味的月饼,包括小朋友喜爱的卡通月饼都有,并主要批发给本地及邻国市场。

制作月饼考的不仅仅是手艺,也是细心与耐心。

对郑天发而言,不论是新潮或是传统月饼,过程中若缺乏专注与毅力,便很难做出令大众喜爱的成品。

他坦言,甫投入月饼市场时,也曾受到顾客的批评,如饼皮太厚或馅料太甜,他都一一虚心受教,花了许多天的时间,重新研究适合大众的口味。

10年前的某一天,郑天发在准备制作月饼所需的葱头油时,因搅拌器卡着,他一时情急用手掌去推,导致其部分左食指被切断。

虽然如此,他并没有因这场意外而停止生产月饼,反而比以往更加小心与投入。

「我每天清晨6时就会来到店里,与员工们一起准备材料,然后试味道,常常一忙就到晚上10时许。」

谈到将来的接班人,目前业务全由他和太太携手经营。

「如果将来孩子们愿意继承当然是好,但我也不会强求,毕竟这行并不容易经营,没有保持竞争力很快就会被淘汰。」

具有上千年历史的月饼,不仅是华族在中秋佳节必尝的食品,近年来也深受友族的喜爱。

为了将吃月饼的习俗发扬光大,郑天发于数年前申请清真准证,好让全民各族都能在中秋节尝到好吃的月饼。

他指出,该店目前以牛油和酥油替代猪油来制作月饼,此外,店内也非常注重卫生,全部员工皆必须带上头套及口罩作业。

「店里也聘请了一些巫裔女员工,她们除了负责包装的工作,如今也学会了包月饼的馅料。」

他也透露,本身在多年前就开始推出卡通月饼,以吸引小孩的注意,结果反应良好,因此他每年都会向中国的供应商订做卡通模具,以制作各种图样的月饼,至今推出米奇老鼠、吉蒂猫、鱼、螃蟹等各种动物。

「今年配合中国的一对熊猫来马,我特地购入熊猫模具,做出可爱的熊猫月饼。」

他补充,由于月饼无法存放太久,因此他们是在接获订单后才动工,平日只生产少量的月饼,以应付门市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