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欧洲中心之城——立陶宛

旅游2018年06月21日 / [图片] 互联网

去欧洲旅行,人们总将视线落在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热门旅游点,对于这片大洲的魅力已无需多言,但是你知道整个欧洲的中心究竟在哪吗?欧洲权威地理机构在1989年精确测量后确认,立陶宛便是欧洲中心点的所在地。

人们对于立陶宛的认识,普遍围绕在美女、琥珀和篮球,实际上,与欧洲其他城市相比,立陶宛实在是一个被低估的目的地。今天,就跟着小编一同前往欧洲的地理中心,探秘这个低调却充满惊喜的天堂。

立陶宛与欧洲其他旅游胜地相比,存在感实在不算强,但这里却是一处带着奇幻色彩的国度。有人曾说过,「在波罗的海三国之中,立陶宛也许最不为人所知,但也最耐人寻味……」

立陶宛、爱沙尼亚(Estonia)和拉脱维亚(Latvia)被称为「波罗的海三国」,其由来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动荡历史,历史中三国曾两次被俄罗斯吞并,与俄罗斯结下了剪不断的恩怨,让这个充满浓厚中世纪色彩的古国一度黯然失色。为了让城市恢复健康,立陶宛拆除了前苏联时期留下的雕像及部分建筑,经过不懈的努力,现在成为北约和欧盟成员国。

立陶宛是一处宗教圣地,首都维尔纽斯有「立陶宛的耶路撒冷」之称,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多种宗教同时并存。上世纪频繁的战火并未打垮这个国家的灵魂,在独立后的二十多年里,立陶宛人找回了昔日引以为傲的风俗和信仰,他们带着这些古老的财富走向新生活。

人们常说:「城市可以没有市政厅,但绝对不能没有教堂。」多元文化在维尔纽斯交融,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等多种风格建筑都能在这里找到。教堂和古建鳞次栉比,愈发让城市散发出迷人的风采。

维尔纽斯——欧洲中心之城

作为立陶宛的首都,维尔纽斯(Vilnius)见证这个国家的历史变迁。维尔纽斯分为老城和新城,老城位于内里斯河和维尔尼亚河交汇处,越接近市区,越能感受到城市的美丽,古堡、教堂、山丘、和田野是如此的一片宁静。几个世纪过去了,老城依然古朴典雅,不愧为欧洲最大的巴洛克风格古城,每一砖每一瓦都在诉说辉煌的往昔,湛蓝的天空、红色的城堡,与古城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作为联合国世界遗产之一的古城,维尔纽斯是少数几个欧洲首都之中允许燃放热气球的城市,放眼尽是中世纪的建筑和郁郁葱葱的树木,赏心悦目。在这里,用特别的视角感受不一样的维尔纽斯的美。

攀上高处俯瞰整个维尔纽斯,老城和新城的美丽尽收眼底,文艺复兴时期的怀旧味道弥漫于巴洛克式的精致之中。虽然多数城池和宫殿毁于17世纪的战乱中,现在仍余下数量不少的建筑或遗迹,寻觅其中,仍能感受到往事的点点滴滴。青石板路、窄巷、宫殿、市政厅、老房子,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故事。

圣安妮教堂是当地著名旅游景点,它拥有针状的尖塔和细致的砖结构,是维尔纽斯旧城区最显眼的地标之一,同时也名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遗产中心。

维尔纽斯是全球拥有最多教堂的城市,大大小小超过70座,风格迥异的圣安娜教堂、维尔纽斯大教堂、圣卡西米尔教堂等教堂,将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等建筑风格演绎到极致。俄罗斯人主流的东正教没能在维尔纽斯扎下根,走进古城,随时入眼的是天主教堂的尖顶。在这里甚至有这么样的传说,如果不能同时看见两座教堂的钟楼尖顶,那么你一定已经身处老城之外了。

维尔纽斯大教堂

恣意漫游老城

在维尔纽斯老城最长如烟的风景,是三三两两的人经过市政厅广场、朝圣的圣徒和世界各地的游客聚在教堂前、喜欢尝鲜的人逛逛农夫集市等。人们用自己的方式在维尔纽斯丈量着古老的时光。

午后,当地人喜欢在餐厅和咖啡馆里静静地享受闲暇时光,情侣坐在石凳上相互依偎着,老者独坐在阳光下沐浴温暖,时间就这样慢了下来。这样悠然宜人的环境,适合人类健康地居住,也是立陶宛人引以为豪的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点令维尔纽斯骄傲,那便是欧洲中心就在这里。

欧洲中心在这里?经欧洲权威地理机构精确测量后认定,北纬54°54′与东经25°19′的交汇处就是欧洲的地理中心点,欧洲科学家们在1989年正式发布了这个消息。现在,这个标志点由大理石拼成了一颗象征着欧盟、巨大的星,与周边一大片区域建成了欧洲中心公园。欧盟成员国国旗飘在空中,高高在上的石碑,向全世界宣告「欧洲中心就在我们这里。」周围被郁郁葱葱的树木包围着,金黄色的小花繁星点点般散落在绿色草坪上,游览休闲的人们络绎不绝。事实上,令立陶宛人自豪的远不止这个欧洲中心。

库尔斯沙嘴——伸向波罗的海的黄金带

作为波罗的海沿岸一国,立陶宛拥有最神奇的库尔斯沙嘴(Curonian Spit),一条狭长的半岛自陆地延伸进波罗的海,全长90多公里,最宽处4公里,最窄的地方只有400米不到。事实上,库尔斯沙嘴并不完全归属立陶宛,半岛南端由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来管辖,属于立陶宛的一端为北端55公里,并与克莱佩达港相连。

克莱佩达是立陶宛第三大城市,同时作为重要的不冻港,有众多船只和私人游艇停泊在港湾。克莱佩斯有两个码头能够到达库尔斯沙嘴,乘轮渡只需几分钟,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选择。如果是自驾旅行,就必须经过新港口,摆渡汽车需要收费。如果仅仅个人轻装出行,可以自由选择。

2000年时库尔斯沙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居住在库尔斯沙嘴上的人们通过种植树木,世世代代与潮汐、海风等大自然环境抗争,保护起了这一条条海岛。如今沙嘴上的森林覆盖率高达70%以上,当地人为此而颇感自豪。

库尔斯沙嘴与立陶宛陆地圈成库尔斯湾,潮起潮落,海水撞击相融,各种物质就在这里沉淀下来。这当中,最有名的要数琥珀。琥珀分天然和人工两种,天然琥珀是一种树脂化石,全球90%以上的天然琥珀都产自库尔斯沙嘴。这里有琥珀博物馆,展出多种成因的琥珀,红色、黄色琳琅满目,人们能直观地看到天然琥珀和人工琥珀的区别,还能了解库尔斯沙嘴的时光变迁。

尼达小镇上的屋子别具特色。

沙嘴上有Juodkrant 和尼达(Nida)两座小镇,建筑风格简洁古朴,小镇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拥有旅店、餐厅、超市、纪念品店等等为游客提供便利。这里售卖的琥珀没有经过加工打磨,原始形态保存良好,成为大家争相购买的纪念品。其实,琥珀的价值并不高,但库尔斯沙嘴的高质量琥珀则具有较高收藏价值。无人会否认,立陶宛的琥珀是世界上最好的琥珀。如果运气足够好,在这里的沙滩上踩水时就能捡到琥珀。
森林、村落、古迹、琥珀,没有人工运河等工事的破坏,库尔斯沙嘴被完好地保护下来,成了立陶宛的完美度假圣地。

十字架山——背后的伤痛与智慧

历史悠久的立陶宛,一直被周边的波兰、德国、俄罗斯等大国觊觎,其中,俄罗斯两度将其并入自己的版图,在其统治的数十年里,试图用自己的文字文化来同化立陶宛。然而,立陶宛人的好战程度并不亚于俄罗斯民族,他们以乐观的态度、坚强的意志和智慧努力争取独立,从历史的阴霾中走出来,同时也很好地保存了自己的文化。

在立陶宛历史渊源中,不得不提十字架山的存在。十字架山位于立陶宛希奥利艾市(Siauliai),距离市区约20分钟车程。沿通往十字架山的小路缓缓前行,就能看见不大的山丘上插满形态不同的十字架,迄今为止十字架的数量大约有二十多万个。在庄严略显神秘的山丘下,每一个驻足在十字架前的人没有想象中的肃穆表情,写着脸上更多的反而是期许。

十字架山的确切起源无从知晓,据说第一批十字架是1831年11月立陶宛人起义后放置的,多年来一直见证着立陶宛人反抗俄罗斯侵略的历史。战争结束后,立陶宛士兵牺牲的位置和尸骨都无法找到,家人们便在这个山丘上象征性地安放十字架,以祭奠故去的亡魂,为逝去的亲人祈祷、祈福。当年,苏维埃有关部门曾数次想方设法铲平山丘,试图改变他们的信仰,始终没有得逞。再后来,十字架山又有了特殊意义,成为人们祈求和平、宣告独立的象征。

直至今天,十字架山依然屹立着,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除了前来祭奠亲人的人们,朝拜的虔诚信徒也是络绎不绝,驻足在十字架旁,聆听自己灵魂深处的声音。外来的游客自然也不愿错过被十字架山震撼的机会,无论是否有信仰,都会为信仰和自由的力量由衷发出感慨。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十国共享的遗产

立陶宛虽不大,其文化却无比灿烂,拥有4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证的世界遗产。如果按整个国家300万出头的人口计算,立陶宛绝对是人均世界遗产第一的国家。除了维尔纽斯、库尔斯沙嘴、和柯纳维考古遗迹(Kernave Archaeological Site)外,还有一个代表人类文明的杰出发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是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The Struve Geodetic Arc),并与另外九国共享。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这项神秘的世界文化遗产,除了立陶宛之外,还分布于芬兰、挪威、瑞典、俄罗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乌克兰、白俄罗斯和摩尔多瓦。究竟什么样的地理探测弧线,竟能穿越十个国家?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由人类对子午线长短首次精确测量的测量点构成,项目由俄罗斯天文学家弗里德理西·格奥尔格·威廉·斯特鲁维(Friedrich Georg Wilhelm Struve)于1816至1855年期间主持测量。弧线自北部的挪威,至南部的摩尔多瓦,穿越了十个国家,总长计2820公里,帮助人类掌握了地球的确切大小和形状。原始弧线包含了258个主要三角形和265个测量站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有34个原始测量站点,带有各种不同标记,如岩石钻孔、铁十字、堆石标、或方尖石碑。

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的34个原始测量站点中,立陶宛有三处,分别是KARISCHKI、MESCHKANZI 、和BERESNKI,均在荒凉偏僻之处,不涉山水更不及风月,与立陶宛人谈起这三处测量点,没人能讲清楚,更没人能给出一个确切的方位。按理说,斯特鲁维地理探测弧线应该属于科学和地理知识范畴,但联合国却偏偏玩跨界,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其实,立陶宛人对世界文化遗产态度比较淡然,并未将它们当作赚钱的工具。

语言:

立陶宛是个多语言国家,除了立陶宛语,多数人能够讲英语,只有年纪大些的人讲俄语,所以,在这里旅行不用担心语言问题。不论与九国共享世界文化遗产,还是欧洲中心这个颇有争议的称号,对立陶宛来讲都不重要,立陶宛人的自由、个性和坚韧更值得人们去探索和发现。

气候:

立陶宛西临波罗的海,其它三面与邻国国土相接,为海洋性向大陆性过渡气候。6月到8月为夏季,平均最高气温约为22℃,出游好季节。11月进入冬季,1月平均最低气温约为-8.7℃,而沿海城市克莱佩达1月平均最高气温可达-0.4℃。3月回暖,5-9月是最适合爱立陶宛旅行的时间。

立陶宛年度文化节日:

4月: 考纳斯爵士音乐节(Kaunas Jazz Festival; www.kaunasjazz.com)大批的国际游客蜂拥而至,只为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爵士乐盛会。
5月: 维尔纽斯狂欢节(Vilnius Carnival; www.saldogrupe.lt)波罗的海地区第一个开幕的狂欢节,每年5月底6月初举行。
6月: 维尔纽斯节(Vilnius Festival)由立陶宛国家爱乐协会(Lithuanian National Philharmonic Society)组织的为期一个月的古典音乐节。

签证:马来西亚护照可以面前进入「波罗的海三国」,逗留30天
汇率:4.64令吉=1欧元
货币:欧元
立陶宛旅游局官网:www.lithuania.travel/en-gb/

延续阅读:旅游

德国面貌多风情
[德国] 三座城‧ 三种调
[立陶宛] 维尔纽斯7月起开征旅游税
[捷克] 幸运小镇500年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