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狱、不归湖、吊颈岭…5个名字“大吉利是”的景点

旅游2022年02月10日 / 整理:蔡美燕

“这是哪里?”“欢迎来到地狱(Hell)”…这并不是电视剧中“观落阴”的场景,因为在挪威,就有一个名为“地狱”的村庄。分享5个名字看起来就非常“大吉利是”(不吉利)的景点,看看它们是否“地”如其名,并了解一下这些“恶名”的由来吧~

挪威的“地狱车站”是极受旅者欢迎的打卡点。

1.Hell | 地狱,挪威

挪威特隆赫姆市东20英里处有座约1600人的村庄被称为地狱。这里最常见的笑话包括:“欢迎来到地狱”、“在地狱见”、“地狱被冻结”等。

“地狱”小镇每年都会举办蓝调音乐节(Blues in Hell festival)。这是挪威极为盛大的音乐嘉年华,全国各地的音乐爱好者都会云集小镇,在“地狱”里狂欢,释放音乐的激情。

今年Blues in Hell festival的宣传海报

其实,“地狱”小镇的名字源自古挪威语“Hellir”,原意为“悬崖山洞”,现代挪威语里有“运气”的意思。与此同时,原先的“Hellir”也简化为“Hell”。殊不知,阴差阳错,竟莫名其妙地变成了人间“地狱”。好在,不少人因“地狱”之名有趣而前往旅行,“恶名”终究还是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好运气。

不归湖,缅甸

2.Lake of No Return | 不归湖,缅甸

不归湖位于缅甸和印度边界地带班哨村(Pangsau village)南部,临近印度长廊县区(Changlang District)。班哨村曾是修建利多公路(Ledo Road)的工人最早居住的地方,利多公路也称史迪威公路(Stilwell Road),位于缅甸和印度边界,是1942年西方盟国为蒋介石部队提供援助而修建的。居住在班哨村的居民都是印度坦撒(Tangsa)部落的居民。现在,随着印缅关系的发展,不归湖在支撑印度长廊区旅游业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于这个名字的由来,坊间有很多说法:比如二战时期联军飞机爆炸并坠入湖中,战斗归来的日本士兵在湖边迷路并感染疟疾致死;一批美国士兵在修建利多公路时被派去检验湖水,最后却离奇失踪;1942年,英国的军队曾在此湖的流沙中消失…无论是哪一个故事,主角们最后都没有回来。

失望角,美国

3.Cape Disappointment | 失望角,美国

太平洋西北部有个美丽的海湾,灯塔矗立在被风吹拂的悬崖顶上,海的气味飘扬在空中,海浪在太平洋与下方的哥伦比亚河交汇处发生碰撞…单看风景,可说是订婚、拍照和私奔的时尚场所,但它的大名却让人打消念头——失望角。

它如何得名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799年。当时,英国皮毛贸易商John Meares在此遭遇暴风雨而无法过河,于是将此地命名为失望角。如今,这里是探索美国军事和海上遗产,体验Lewis与Clark探险队对美洲原住民部落的影响的地方。你可以在这里寻找杂草丛生的军事掩体和海岸防御炮台的废墟,听听关于两座灯塔的故事,以及Lewis与Clark第一次尝试通过海洋到达哥伦比亚河的故事。

失望角“死人湾”

最耐人寻味的是,失望角最美丽的地方叫“死人湾”(Dead Man's Cove)。据说是因为乘船接近过于危险而得名。

死亡谷,美国

4.Death Valley | 死亡谷,美国

死亡谷全称美国死亡谷(U.S Death Valley)是莫哈韦沙漠与科罗拉多沙漠生物圈保护区(Mojave and Colorado Deserts Biosphere Reserve)的主要部分。它位于美国加州的沙漠谷地,死亡谷国家公园大部分地区皆属其范畴。它也是北美洲最低、最干旱以及最热的地区。

根据国家公园管理局的说法,在1849年,有一群迷失在广阔沙漠中的淘金者,因为不敌该地恶劣的气候,许多人都在半途遇难。后来,成功穿过山谷的幸存者,在离开时伤心地说“Goodbye death Valley”(再见,死亡谷),死亡谷的名字由此而来。

死亡谷“恶水盆地”

死亡谷国家公园里到处都是有趣的地名,其中也不乏相当不祥的名字。“恶水盆地”(Badwater Basin)是美国大陆最低的地方,低于海平面282英尺;“魔鬼高尔夫球场”(Devils Golf Course)之所以得名,则是因为温度极高,以至于只有“魔鬼本人”会在那里打球;而“葬礼山”(Funeral Mountains)听起来也并不像露营的好地方。

调景岭“茅湖仔废堡”

5.“吊颈岭” | 调景岭,香港

调景岭位于香港新界西贡区将军澳西南部,曾被称为“吊颈岭”。

据说在1905年,一名叫伦尼的外国人连同另外两名商人在该处兴建面粉厂,后因经营不善和产品质素欠佳,在1908年倒闭。同年,伦尼自杀身亡。当时有传闻指伦尼是在面粉厂内上吊自尽,大家就把此处称为“吊颈岭”。不过实际上,伦尼是在距厂址的3公里外的鲤鱼门水域投海自尽,并非自缢而死。

到了1950年代,港英政府将大批难民迁到吊颈岭,社会局救济署署长李孑农取“吊颈岭”的谐音,改称为“调景岭”,有“调整景况”之意,才摆脱了不祥之名。

现时调景岭有一处爬山胜地,不少人都会到一级历史建筑“茅湖仔废堡”打卡。废堡本为观测台,地址就在面粉厂内。不过由于废堡日久失修,已被加建铁闸被围封,不得入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