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狗仔肉的狗仔粉

专栏2016年09月19日

出国旅行最令我兴奋莫过于可以见识不同的饮食文化,品尝到千奇百怪的美食,了解各种美食的历史背景。因此,每到一个城市,我可以不计较去参观景点,但却不得不品尝当地的美食。这次,我们将脚步移到了香港。

香港在过去百年来的急速发展,人们的收入普遍增加,从前只追求吃饱果腹的人们,现在逐渐讲究色香味俱全;食肆从简陋的装潢到现在的新颖时尚;菜式由地道美食到世界美食相互交融。这些都显示香港人的饮食态度起了巨大的变化。

我这次到香港去是冲着他们的大排档而来,虽然大排档在香港已经逐渐走入集体回忆,但仍有一小部分的人在经营着。当中被列入米其林名单内的「十八座狗仔粉」正是其一。

鱼肉汤

什么是狗仔粉?其原创者已经无从考究,但狗仔粉的出现肯定和经济困境有关。战后初期的香港仍是发展中地区,大部分的居民属于低收入,下阶层便以粘米粉混合热水搓成条状,煮滚后吃。也有另一种说法指狗仔粉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物资匮乏,故有救济机构把这些粉派给民众。

狗仔粉的面条类似咱们吃的「大碌面」,粉条短短的,像唐狗的尾巴而得名,也称作「粉仔」。煮好的面条被淋上粘稠的汤底,汤内含有的主要材料包括洋葱、虾米、冬菇丝和猪油渣,还可以加入菜脯,吃起来特别有风味。

那天我来到了位于佐敦的十八座狗仔粉,当时人潮不多,店面的面积只能容得下他们的面摊,而桌椅全都摆在店旁的小巷,看起来非常地道。店面的周围则贴满了海报和明星拜访的照片,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唯一让我注意到的是照片里的老板,看起来还颇为年轻,在询问之下,原来和我年纪相仿。

大杂烩

点菜的任务就交给了朋友,等不消几分钟,就见到手脚麻利的阿姐把一道道的美食捧上桌。朋友点了粉捞火鸭翅,这又是另一种独特的吃法。汤汁的质地犹如鱼翅,透着浓郁的鸭肉香。那一丝丝的鸭肉丝搭上木耳丝,口感即绵密又爽脆,伴着软绵可口的狗仔粉,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吃得意犹未尽的我们还另点了大杂烩和鱼肉汤。大杂烩又是另一项经典之作,由原味大肠、五香猪肚、清汤肚皮和鲜甜萝卜组成,用料非常丰富。而鱼肉汤则是将鱼肉打成胶状,再搓成条状,汆烫后在加入鲜甜的清汤和玻璃生菜,用料简单但味道又极其鲜美。

据说,很多时下的年轻人已经不知道狗仔粉的存在,而在葵冲长大的老板因为怀念童年时吃过的狗仔粉,但长大却找不到其踪影,于是便决心自己亲手煮。事后,朋友便鼓励他开店售卖,以将这即将消失的味道传承下去。因此,如果你有机会到香港的话,不妨到这里试试,体验一下与众不同的港式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