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真复知味 丁一「流动的飨宴」

美食2018年01月05日 / [图片] 相关单位

俗话说,同桌吃饭,各自修行。吃,谁不会!但是懂得品味、领悟背后的艺术与哲理,却不是每个人都会。游历世界五十几个国家,丁一回马主讲「流动的飨宴」,大谈在旅途上的吃喝点滴,他看见了吃可以是温饱、吃也可以是一种境界,在看尽世事繁华之后的返璞归真、回到原食材上,才是饮食之根本。

丁一从欧洲的米其林星级餐厅谈起,「我常说米其林一星与三星没有分别,很多人听了说不可能,两者的价码肯定不一样。

他说,一星的要诀在于食物的造诣出神入化,换言之餐厅的食物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准。至于二星,在他与众二星主厨交流,发现他们除了对食物的热忱之外,餐厅的布置、格调与氛围也必须纳入考量之内,「也就是说,你在二星餐厅所得到的不仅仅是食物,还有用餐体验。」

那三星吃什么呢? 「吃厨师的灵感与精神。」他说。在米其林指南中,三星意味着可以专程去那家餐厅吃那顿饭,「三星把饮食提升到艺术的境界,这才是最难的地方。」

延伸阅读:米其林的角色

丁一以西班牙El Bulli的名厨费兰阿德里亚(Ferran Adria)为例,「他被誉为『厨房界的毕卡索』,他有一道名菜,不是用嘴巴吃的,那怎么吃呢?他先把几种食物的精华,用一个特别的机器把里面的空气抽取出来,然后装进一颗很薄的小气球里,客人手中拿一根针刺破气球,用鼻子『吃』这道菜。」

延伸阅读:米其林的那些事

他说:「这已经不是吃了,而是一种境界了。这家餐厅不在城市,距离巴塞罗纳还要两个小时车程,他希望客人在这里很放松,所以那段路程是前奏曲,还要两年前预约订位。」

延伸阅读:[澳门] 陈光记烧味饭店

丁一很遗憾无法到餐厅用餐,他心有不甘地说:「我人已经在巴塞罗那,不可能如此轻易放过他。」于是他找到费兰常去的一家小餐厅,「在当地菜市场里,有一家很不起眼的小餐厅,我在那里吃了一顿我觉得不输给米其林的料理。费兰很多经典名菜都是透过这些道地小吃演变而来的,而且他最灵敏的是鼻子,食物的气味能激发他的创作欲。作为名厨,他的灵感绝不是来自食谱,而是生活。」

“如果只是追求味道,光顾一星餐厅就好”

现在在曼谷一位难求的Gaggan,在亚洲榜上连续3年蝉联第一名。 「它的印度裔主厨出身很穷,从小所接触到的食物源自大街小巷。他在25道菜中,玩了一个好玩的游戏,那些菜没有名字,而是用Emoji(表情符号)代表,他要玩的是你的感受,每道菜都突破了你的想像,同时还融入人文元素,有23道菜都用手吃的,让客人用最亲密的方式接触食物。」

延伸阅读:[雪兰莪] 原乡原味莆田摘星

Noma主厨雷奈瑞哲皮在四季的演变中,从大自然—河流或森林,搜罗了令人大跌眼镜的奇异食材,其中最具话题的是采自北欧森林的木工蚁。

「北欧料理给我一种『西方禅食』的感觉,既简约对食材的运用十分讲究。」丁一谈到丹麦的Noma,餐厅连续两年蝉联全球最佳餐厅,主厨跳脱一般的食材运用,在四季的演变中,从大自然—河流或森林,搜罗了令人大跌眼镜的奇异食材,其中最具话题的是采自北欧森林的木工蚁。 「那是一道小菜,可是因为太大胆了,引来媒体争相报导;酸性的木工蚁,搭配他特调的奶油,本身就是饮食上的造诣。他最近在尝试青苔入菜,他挑战了你的心理障碍,引导你进入从未体验过的境界。」

延伸阅读:印度洋上最伟大的厨师 江振诚

「这些主厨跳脱了温饱与味道,带给人们感官刺激。Noma主厨雷奈瑞哲皮(Rene Redzepi)在大自然找到无穷无尽的食材,并且引导人们享受大自然的馈赠。」当大家在追捧星级名餐厅时,丁一抛出一个疑问:「有能力花钱吃星级餐厅固然是好事,然而你的心境有没有跟餐厅搭上?很多人花了大钱却吃不出一个所以然,三星已经不讲求味道,而是一种境界,你必须了解厨师背后的理念,如果只是追求味道,光顾一星餐厅就好。」

蕉叶熏鸭

巴厘岛一道菜非常有名,叫「Bebek Betutu」(蕉叶熏鸭)。 「我住稻田附近,那时正值收割完毕,一大片光秃秃的稻田,准备下一季的栽种,这正是农民养鸭子的时候,鸭子在稻田吃虫子的当儿把粪便留下来,变成很好的肥料。我当下很想在那个地方吃这道菜。」丁一欣赏这道菜的食材与工法够「天然」,「他们把当地大量的香料塞入鸭腹内,然后用慢火熏熟,给我的感觉是,已经符合了米其林一星最重要的精神——新鲜的鲜。这个鲜来自食材,而非走捷径加调味做出来的。」

延伸阅读:2017亚洲50最佳餐厅

丁一最近去了巴厘岛的亚洲50大餐厅Locavore,「他们的理念与Noma相近,食物都是当地取材。」让他最记忆深刻的是大红花,「一整朵大红花淋上特调酱汁。」 3.

他有个朋友家里两代皆为厨,厨艺超群拿了米其林二星,正当他们准备迎接第三颗星星时,却被摘掉一颗星,降成一星餐厅,「盘中装饰用的一小片罗勒叶或巴西里叶,假如有些枯萎或不完美,这很可能是少了一颗星的原因。「米其林已经到了一种追求极致的态度,很多大厨开始受不了纷纷把星星归还回去,新加坡的江振诚、泰国的Gaggan都宣布要把餐厅关了,他们不想被光环牵着走。」

物尽其用 何尝不是极致?

日本人对吃非常讲究。丁一在日本吃过许许多多的道地小吃。 「我发现日本小吃很特别的一个现象,相同的小吃,里面的配料会随着四季食材更迭转变,夏天可能是绿色,冬天可能是冬笋等。」

他去了几趟不丹,对当地几道菜很有感觉,「每到秋天,当地有道非常朴素简单的佛陀菇汤,有人会说没有味道,其实不是真的没味道,而是我们每天外食吃了太重的调味料,舌头尝不出来食材真正的味道。」佛陀菇汤单纯把新鲜采摘的食材,在沸水中煮20至30分钟,做出来的汤水是清澈见底的土黄色,味道非常清淡,闻起来有股芳香,「对我而言,那是一碗上汤。」

佛陀菇汤

丁一带团到各地不同的旅馆「旅行」,其中在曼谷他会特别推荐一道菜让团友细细品味。那是用泡过的茶叶,淋上江鱼仔熬成的酱汁,加上柠檬汁与青柠汁,加了一点点辣椒,成了一道美味沙拉。 「那是一道不起眼的茶叶沙拉,但是背后的精神让我感动。一般我们会把泡过的茶叶丢掉,但是我从没想过被我们丢掉的东西,可以变成那么漂亮好吃的料理。」

佛陀菇欧姆蛋

他说起这道菜的典故,「缅甸农民很贫穷,吃不起大鱼大肉,他们要把手上有限的食材物尽其用。当一道菜呈现出当地精神的时候,我觉得它已经超越了味道。以后泡茶后茶叶别丢掉,试试看做这道菜吧!」

与蔬果对话的回馈

丁一说:「现今世界的餐饮以西方世界为主导,西方人的观念及他们接受食材的程度,决定一家餐馆的好坏,这对亚洲餐饮有些不公平。」

费姐在曼谷路边炒粿条

不过,从新加坡鸡饭和曼谷费姐炒粿条得到米其林的肯定,他预见了米其林想要『走出来』的下一步。 「费姐在曼谷路边炒粿条,她最近也拿到米其林一星,现在忙得不可开交,平时我们去要等45分钟,因为她要用炭火慢慢煮,现在大家一窝蜂去吃,她有些懊恼。摘星之前她的生活悠哉,现在忙不过来,这就是摘星背后的代价。」他说:「我相信江振诚想要走出来,是他不想有那个压力,每个人都期望你要做得更好,但是他却把自己放下来,做回自己,回到台湾,并且祈求大家不要再把他放进米其林指南里。这也是大家在追捧星级美食时该反思的问题。」

静观师太

在韩国首尔南部的白羊寺,有位尼姑在厨房里忙进忙出。这位现年60岁的「静观师太」,你很难想她做的素菜可媲美米其林三星餐厅的水准,就连顶尖名厨,也来向她拜师学艺。

「她是普通寺庙里的掌厨,却在食界掀起千层浪,甚至被推崇为做出饮食的最高境界——用最简单食材,做出最美味的菜。我看过她的专访,发觉其中很多人都做不出来的秘诀,就是她自己种全部的食材,听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她每天花两个小时跟那些蔬菜瓜果说话。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植物的秘密》,里头提到原来植物是有情感与记忆,如果你好好对待它,它会回馈最美好的给你。」

丁一说,回归极简,把食材本身的味道活灵活现出来,是未来饮食的趋势走向。 「到头来,让人怀念的味道,都是简单的味道。

延续阅读:美食
[槟城] 小木屋内隐藏百变法式薄饼
2017年全球10大最佳高级餐厅
[吉隆坡] 合「力」打造墨尔本风情
[吉隆坡] 农场到餐桌 独揽美食链
[雪兰莪] 本土味觉以变应变 咖啡馆翻新出击
[彭亨] La Fiesta 上品黑猪火腿王